披荆斩棘一词最早出自南朝宋范晔的《后汉书·冯异传》中。

公元23年,刘秀南下征讨王郎,到达饶阳一带时,军中粮草殆尽。冯异想尽办法,解决了粮草问题,深得刘秀的信任器重。刘秀建立东汉后,冯异率军平定了关中,因功被封为征西大将军。由于冯异官居要职,长期居住在外地,引起了朝中大臣的猜忌。他们上奏刘秀说冯异圈地称王,要提防他谋反。但刘秀依旧对冯异深信不疑,还把大臣们的奏章给他看。公元30年,冯异回京朝拜,刘秀热情的接见了他,并对大臣们说冯异曾为自己披荆斩棘,扫除了重重障碍,是平定关中的大功臣。

后来,人们把刘秀对冯异的评价演变成了成语披荆斩棘,比喻在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