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1月1日,中国科学院成立,郭沫若任院长。
它是在接收旧中国的“中央研究院”、“国立北平研究院”及其所属研究所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其主要任务是:“有计划地利用近现代科学成就以服务于工业、农业和国防的建设,组织并指导全国的科学研究,以提高中国的科学研究水平。
”根据学术研究与实际需要密切配合的方针,中国科学院合理分配科学人才,调整与充实院属科研机构,指导建立地方科研机构,加强科研队伍建设,并配合高等学校、产业部门、国防部门的科研机构,逐步建立比较完整的科研体系,为中国科学事业由近代以来的落伍逐渐走向振兴打下初步基础。
中国科学院汇聚和造就出一大批为新中国科技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其中代表人物有“两弹一星元勋”于敏、王大珩、王希季、王淦昌、邓稼先、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赵九章、钱骥、钱三强、钱学森、郭永怀、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
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吴文俊、王选、黄昆、刘东生、叶笃正、吴孟超、李振声、闵恩泽、吴征镒、徐光宪、谷超豪、孙家栋、师昌绪、谢家麟、吴良镛、郑哲敏、张存浩、程开甲、于敏。
新中国主要学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华罗庚、苏步青、吴有训、周培源、严济慈、庄长恭、曾昭伦、张钰哲、竺可桢、贝时璋、童第周、冯德培、钱伟长、李薰、周仁等,还有冯康、王应睐、陈景润等一批勇攀世界科技高峰的杰出科学家。
放弃外国国籍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杨振宁、姚期智。